结合韩愈作品谈一谈,韩诗的美学特征。
【正确答案】:(1)韩诗的深层特征: ①韩诗异于传统之处,首先是呈现出矛盾冲突之美。与汉魏以来的诗歌多表现的浑融优美的意境呈现明显的差异,而给人以富有刺激性的奇险之感。 如《归彭城》。在诗歌开篇,历数汴州军乱、关中大旱、东都大水,直斥宰相失职。次写自己“刳肝以为纸,沥血以书辞”,想要呈献方略而“无由以达”。后半叙出使京都“屡陪高车驰”,本是陈策的机会,但“见待颇异礼,未能去毛皮”,朝中官僚,仅以虚礼应酬,更无可与言。归来之后,“连日或不语”,“茫茫诣空陂”,所谓“不减穷途之哭”。通过诗人的悲愤及与环境的格格不入,写出他虽举进士,而仍不得其职的焦虑心情。儒家的血性、劲气、热情、执着,与周围的冷漠、混乱、虚伪,在尖锐冲突中衬出世相之险。 ②韩诗深层的另一突出之点,是“利欲斗进……勃然不释”,充满着亢进奋发、躁郁不平的情绪。具有一种踊跃躁动之美。他的诗歌在进取奋发的同时有一种“躁”的特征。这种“躁”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来源于人生和事业的矛盾。另一种是从更紧迫的功利欲望出发,表现其躁。韩愈把强烈的躁动情绪公然带进中国诗歌传统诗歌的宁静淡泊和温柔敦厚之中,是一种变奏。这种躁动在山水诗中也有体现,如《南山寺》连用带“或”字的诗句五十一个,铺张山形险峻。 (2)韩诗的深层特征对韩诗在意象、结构、语言、声韵等方面的影响。一些学者曾谓之:“非诗之诗、不美之美”。 ①意象特点:峥嵘奇特、壮伟瑰怪,意象之间往往突起突结、撑柱突兀。意象瑰奇,源于处在矛盾冲突、斗进躁郁中的心灵,艺术上需要有这样的对应物。如《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一诗,险峻的山岳景象,峥嵘的鬼物图画,以及隐晦不定的天气,正是和作者世路艰辛的感受和内心的矛盾冲突相对应;韩诗“狠重奇险”,一些恐怖意象也经常出现,如写毒蛇等;他的代表作《山石》也同样具有这样的特点。 ②结构特点:韩愈要表达身心承受各种矛盾冲突的错综复杂感受,而本人又恰好是散文大师,“言之长短,气之高下”皆能得心应手,遂促成诗歌结构语言方面的散文化。如《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开头极写中秋夜景,中间借张署之口以大段笔墨叙述迁谪之苦,末段又以“我歌”作结,将上段排开。 ③语言特点:“情激则调变”,韩诗在语言上常有不能吐为舒缓泰贴、珠圆玉润的情况。从造语到音节韵律,往往打破传统,不循常度。一方面,由于传统诗歌那种传统句式,以及韵律的局限,导致韩愈在诗中常常不能顺畅、圆润的表达自己的情感;另一方面,他又把与口语、心声更接近的散文句法与音节带进了诗中,从而弥补了这一局限,增加了诗格之奇。 ④声韵特点:“工于用韵”。如《此日足可惜》、《病中赠张十八》等诗,都工于用韵。而且他的诗韵越压越险,不给人停步换韵的地方,也是与韩愈“商论不能下气”(韩愈《答张籍书》)、心性褊躁有密切关系。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