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施工总承包单位甲承接一座桥梁工程。桥梁起点桩号为K0+126,终点桩号为K0+237,桥宽8.0m,3孔,其跨径布置为(40+31+40)m,上部结构用(40+31+40)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下部结构采用板式桥墩,桥台采用钢筋混凝土轻式桥台,桩基均为钻孔灌注桩。由于一些特殊原因,甲单位的人手不足,为保证如期完成该项目,甲单位将该项目的桩基础工程分包给乙单位,由乙单位负责该项目桩基础部分的施工。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事件一:根据施工现场实际环境,发现该项目所处地域水位较深,经项目部开会研讨,确定了施工方法,由项目经理和技术人员组织施工队进行施工作业。其施工拟定的主要工序:埋设护筒→A→钻孔→清底→B→吊装→灌注水下混凝土。事件二:施工过程中,项目经理对施工提出来很多要求,部分摘录如下:(1)护筒要求坚固耐用,不漏水,高度宜高出水面1.5m。当钻孔内有承压水时,应高于稳定后的承压水位1.0m以上。(2)在钻孔达到设计要求深度后,应采用适当器具对孔深、孔径和孔的倾斜度进行检验,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后,方可清孔。(3)在吊入钢筋骨架后,灌注水下混凝土之前,应再次检查孔内的泥浆指标和孔底沉淀厚度;如超过规定,使用加深钻孔深度的方式代替清孔。(4)水下混凝土一般用钢导管灌注,导管应自上而下顺序编号,单节导管做好标示尺度,导管吊装设备能力应充分满足施工要求。导管应定时进行水密试验,以确保桩基施工质量。事件三:施工完成后,发现灌注桩桩身混凝土出现空洞和夹层泥的现象。事件四:施工单位完成合同约定内容后,有关各方按照交工验收程序进行相关的工作。
试分析事件三中桩身混凝土出现空洞和夹泥层的原因,并给出防治措施。
【正确答案】:
原因分析:
(1)浇灌混凝土时未边灌边振捣,使桩身混凝土不密实;
(2)浇灌混凝土时或上部放钢筋笼时,孔壁土塌落在混凝土中,造成桩身夹泥;
(3)混凝土配合比坍落度掌握不严,下料高度过大,混凝土产生离析,造成桩身级配和强度不均匀。
防治措施:
(1)浇灌混凝土时应边灌边振捣;
(2)浇灌混凝土时或上部放钢筋笼时,注意不要碰撞土壁,造成土体塌落;
(3)认真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和坍落度,浇灌混凝土时设置串筒下料,防止混凝土产生离析现象,使混凝土强度均匀。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