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教案3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桃花源记》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桃花源记》教案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一些常见的文言词语。

  2.了解有关陶渊明的文学常识;

  3.了解本文所描绘的理想社会,感受宁静的田园生活,正确理解作者的理想。

  4.熟读并背诵全文。

  能力目标:

  1.加强朗读训练,提高诵读能力。

  2.把握本文虚景实写,实中有虚的写作手法,要求学生运用想像探究故事中的某些细节,培养其想像能力

  3.掌握相关的文言实词和虚词及古今异义现象;

  4.学习文章曲折回环,思念迭起,引人入胜的写法。

  教学重点:

  1.指导学生掌握、积累一部分文言常用词语,了解古今异义现象。

  2.使学生理解本文记叙的顺序、详略,体会本文优美、精炼的语言。

  3.使学生了解本文反映了怎样一种社会理想。

  教学难点:了解本文反映了怎样一种社会理想。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课文导入

  同学们学过“世外桃源”这个成语吗?它是晋朝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所描述的一个与世隔绝的,不遭战祸的安乐而美好的地方。现在我们一起跟着渔人到这个世外桃源去看看。

  二、同学们互相交流搜集到的相关资料。

  陶渊明生于东晋末朝,出身于没落的地主官僚家庭。他少时颇有壮志,博学能文,任性不羁。当时社会动乱不安,他有志不得展。做过小官,由于不满官场的丑恶,弃官回乡,这时他四十一岁,从此过着“躬耕自资”的`隐居生活。忧愤、饥寒、劳累、赢疾一起折磨着他,六十三岁去世。后称靖节先生。

  他所作的诗文,内容多描写农村生活,表现了优美的自然风光,抒发他热爱田园生活、乐于和农民来往和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感情;但也包含了乐天知命、消极适世的因素。

  在形式上一反当时华而不实的文风,明朗清新,质朴自然,善于抓住客观事物最突出的特征,淡淡几笔传神的表现它的形象,简洁含蓄而富有韵味,对后代作家有较大的影响。本文写作年代大约是宋永初二年(421年),其时陶渊明已经五十七岁了。他拒绝同刘格的来政权合作,不满黑暗的政治现实,同时由于他和农民接近,理解他们追求理想社会的愿望,所以写了这篇记和诗。

  本文大约写于宋永初二年(421年),陶渊明约57岁。他既拒绝过东晋政权的征召,又复拒绝同刘裕的宋政权合作,而以《桃花源诗并记》寄托了自己的社会理想。

  “诗”追述了桃花源的形成,歌咏了“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这样一个人人安居乐业的理想社会;“记”相当于诗的序,记叙了武陵人偶入桃花源的见闻,富于小说色彩。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农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选作课文的,就是这篇有新奇情节、有优美环境、有人物、有对话的《桃花源记》。

  三、学生借助校本教材《桃花源记》“整体感知”,感知课文内容。

  教师鼓励学生通过反复诵读,借助工具书和注释,相互讨论,学习字词,教师指导、点拔。

  四、概括文章各段内容(学生归纳,教师总结)

  第一段:写渔人偶然发现桃花源的经过。

  第二、三段:写渔人进入访问桃花源的经过。

  第四段:写渔人再寻桃花源,终不可得。

  五、分析本文写作线索(以渔人行踪为线索)

  六、分小组进行诵读比赛,部分同学能当堂背诵。

  七、布置作业

《桃花源记》教案2

  《桃花源记》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积累古今异义、一义多词、省略句等文言知识

  2、以“绝境”切入,深入理解文章,解读桃源“绝境”的多层含义

  3、以“言语为抓手”重点品味副词,引领学生感悟不起眼的副词背后丰富的意蕴

  4、感悟“桃源”的社会意义,体会陶渊明的思想境界

  二、教学重点:目标2、3

  教学难点:目标2、4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趣:

  1、课前热身:陶渊明“无弦琴”的故事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

  2、解题:

  (1)齐读课题,从课题中读出了哪些信息?

  ——记:古代叙事性文体

  (2)点拨:桃花换成菊花,可否?《爱莲说》:晋陶渊明独爱菊菊,隐士的象征

  ——桃花意象: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诗经桃天》

  桃花意象:

  A、 美好 B、吉祥 C、避邪

  ——桃花源:美丽、美好的象征

  (二)研读“绝境”

  1、隔绝之境

  (1)自读文章,思考:这美丽美好的世外桃源,在桃源人自己眼里是个怎样的地方(从文中找出一个词来概括)?你从文中哪些语句体会到与世隔绝?

  (2)预设:绝境——与世隔绝的地方——隔绝之境

  A、见渔人乃大惊 (于是,就 竟然?)

  ——强调大吃一惊,吃惊程度之大,突出与世隔绝之久,从未见过外人

  b、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解释:乃、无论——读出了什么信息?——穿插中国古代朝代更替史: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

  ——问今是何世,既不知有汉,亦不知魏晋

  ——乃、无论,语气更强烈,更突出了与世隔绝之久、之深

  C、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马,遂与外人间隔

  ——句中哪个字(词)最能体现隔绝之意?

  ——复:再,强周从来没有——从此句中,体会到桃源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反对战争,热爱和平

  文言积累:

  妻子、绝境、交通、无论、不足——古今异义

  (3)小结过渡:桃源,绝境也除了给人“与世隔绝之境”的感觉,还有什么之感?再读文章2、3节

  2、绝和(佳、妙、美)之境

  (1)生自读2、3节,思考、讨论、交流

  (2)百度百科——词目:绝境

  A、与外界隔绝之地

  B、风景绝佳之处

  游歙州兴唐寺

  山桥通绝境,到此忆天台

  (3)预设:

  A、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地桑竹之属

  ——哪里读出“美”?——仅仅是景色美丽?

  ——属,何意?你能从中体会到什么?

  ——丰饶、富足

  B、阡陋交通,鸡犬相闻

  ——此句让你感受到环境的什么?——安宁、静谧

  ——哪个字最能体现这种宁静?——相,鸡鸣犬吠相互应和,以动衬静

  文言积累:

  俨然 豁然 怡然 欣然:……的样子

  ——齐读上面两句写景语句,体会这是一幅怎样的乡村图景?

  过故人庄

  绿树村也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祥和富足的乡村图景

  (4)预设:(有人说:“最美的风景应是人”,在这幅美丽祥和的图景中,桃源的人怎样呢?)

  A、黄发垂 ,并怡然自乐

  ——并,都——换成“咸、皆、悉”,可否?——替换,品读

  —— ——两人一起——老人小孩一起快乐,祖孙同堂,相嬉相乐,老人怡养天年,小陔茁壮成长

  ——这正如陶《桃花源诗》所写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

  B、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你能想象这些男女壮年都在干什么?

  ——男耕女织,夫唱妇随,自给自足的农耕生活——齐读上下两句,体会那种和乐和美和谐的农家生活气息

  (5)预设:(这里描绘的是桃源人群体的生活图景,除此哪里还让你感受到人是最美的风景)

  A、便邀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句中哪几个词最能表现这种热情好客的人情美?——突出便、咸、各——一家之客,便是大家之客,孟子: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客吾客以及人之客——人与人之间多么和睦融洽

  B、见渔人,乃大惊

  便邀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齐读,体会两句话所表达的村人态度的变化

  ——乃,出乎意料,大吃一惊,渔人的出现很意外;便,于是,就,在这种意外吃惊情况下,马上就邀请渔人回家,读出了什么?——村人淳朴,信任,人心不设防

  C、( )见渔人,( )乃大惊( )问( )所从来

  ( )具答之( )便邀( )还家,设酒杀作食

  ——陶语言简洁,省略很多人称词,补回去可否?

  ——不简洁,啰嗦、拖沓

  ——补进去再对此着读,还有什么不一样?——渔人与村人的对话显得有距离,原文主宾无间,言谈亲切

  ——省略:更表现一种人与人关系的亲切,人情的温度

  ——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和睦、和合的图景

  (6)小结过渡:桃源,(绝境)也通过刚才的品读,我们感受到桃源应该是一个怎样的绝境?绝,这时是什么意思?——极

  ——如果用一个词概括,哪个词最能括其意?

  ——“和”——中国古代文化中,“和”是最高境界,“和而生万物”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演绎中华民族“和”的文化蕴意——桃源,绝和之境

  ——除此,你觉得“绝境”,还有何意?这还是一样怎样的地方?

  3、绝幻之境

  (1)生自读文章首尾,思考

  (2)预设:

  A、太守,即遣人……遂迷,不复得路

  刘子骥欣然规位,未果,寻病终

  ——绝无神秘

  B、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绝幻、虚无

  (3)小结过渡:

  桃源(绝境)也,这是一个现实生活中不存在的绝幻之境那为什么陶要给人们虚构这样一个绝美又绝幻的地方呢?

  (三)感悟“桃源”价值

  (1)生讨论交流——你知道当时的社会背景吗?

  (2)渔人的时代——晋太元中

  太元,东晋武帝年号,共21年期间爆发战争约60场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兵戈既未息,儿童尽东征”

  ——从这两句诗中,你读出当时百姓怎样的生活?联系这背景,你理解作者为什么写《桃》吗?

  ——水深火热、民不聊生、颠沛流离的战乱生活张养浩诗云:“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啊在这种困厄与无望中,需要一种精神的寄托,那就寄希望予梦想吧,虽然梦想渺茫,但毕竟有梦才有希望所以陶渊明57岁花甲之年写《桃》,不仅仅是寄托自己的社会理想,更重要在于:

  世乱如倾,政乱如粥,心乱如麻,

  陶渊明的.贡献是于乱世、乱政、乱象之中,

  在人们心灵深处开发出了一块恬静的心田

  ——梁衡《心中的桃花源》

  (3)既然陶要给苦难的世人一个美好的梦,那为何故事结尾又加了淡淡的一笔——“后遂无问津者”?

  ——怎么读?重音落在哪个词?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情感?

  朗读比较体会:

  后遂无问津者 后遂无问津者

  A、遂:终于于是就?——遗憾人们不再寻找了,淡淡的愤懑之情哀其可怜,怒其不拿啊

  B、无:——问路探寻的人都没有了,悲哀世人连梦与希望都破灭了梦还在,心还在,梦灭了,心就死了

  哀莫大于死心——这是最悲哀的一句话

  ——再来读读,读出悲哀来

  (4)你认为这句话还“悲哀”在哪里?

  ——作者孤独的寻梦者“世人皆醉,我独醒”啊

  但无论当时是怎样的世乱如倾、政乱如粥,心乱如麻,作者依然执着追寻心中的桃源之梦——

  陶渊明

  仕 大济苍生

  “忆我少壮时……猛志逸四海”

  隐 归园田居

  “不为五斗米折腰”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梦 愿言蹑轻风,

  高举寻君契

  ——尘世之中,他寻找济世良方;寻无着落,退隐田园,求得精神寄托;田园梦破,继续寄梦于桃源,给世人一方归依心灵的乐土

  这是一种怎样的精神境界!

  百度百科——词目:绝境

  极为高超的境界

  为文通绝境,从室及良辰

  绝境岂可名,恨我诗语烦

  ——陶的精神境界亦可谓“绝境”! 桃源,(绝境)也

  隔绝之境

  绝和之境

  绝幻之境

  精神绝境

  (5)总结:先生已去,但桃源依旧,千年桃源,千古后人梦……

  千百年来,多少文人志士沿着先生的足迹,追寻那片精神的乐土但愿今天我们重读经典,也能沿着先生的足迹,追寻自己心中的“桃源”

  板书: 桃花源(记)

  隔

  和——绝境——精神

  幻

  千古梦……

《桃花源记》教案3

  一、内容回顾

  1、同学互相就上节课所学来提问。

  2、按照“捕鱼忘路——发现桃源——小住桃源——离开桃源——再寻桃源”的渔人行踪线索,讲述桃源故事。

  过渡:你觉得文中的桃花源是个什么样的地方?(美、乐、奇)

  二、想像桃源之“美”

  1、朗读描写桃花源外部环境美和内部环境美的句子,开展朗读比赛。

  2、桃花源风景真是美不胜收,你头脑中浮现了怎样的画面?请选一个景点,用“这里的美,你看”的句式给大家描绘一番。

  如:这里的桃林美,你看,长达二三里,中间没有一棵别的树,一眼望去,就像是一片粉红色的彩霞。地上花草鲜艳美丽,在阳光下闪烁摇曳,像眼睛,像星星。树上花瓣纷纷落下,像是一只只飞舞的`粉蝶……

  这里的田池美,你看,田地肥沃,庄稼茁壮生长;池水清澈,鱼儿悠然自乐……

  这里的桑竹美,你看,青翠茂盛,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教师小结:听着大家的描绘,我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幅美丽的图画,桃源是美丽的,它美在环境幽雅,美在风景秀丽,美在资源丰富,美在静谧祥和……

  三、感受桃源之“乐”

  1、桃花源是美丽的,也是充满欢乐的,文中哪些人能感受到桃花源的“乐”?(男女、老幼、渔人)

  2、他们分别为什么而乐?请你以其中一类人的身份和口吻说说。

  教师以记者采访的形式跟学生交流,学生以文中人物的身份设身处地地感受桃源生活之乐。

  如(1)男人虽种植劳累,但他们乐,乐在不必服兵役,免受战乱之苦,能安居乐业。

  (2)女人虽采桑养蚕,织布缝衣,忙得不亦乐乎,但她们乐,乐在没有压迫,没有剥削,过着和平安定的生活。

  (3)老人(黄发)“怡然自乐”,乐在老有所养,丰衣足食。

  (4)小孩(垂髫)“怡然自乐”,乐在和平安乐,无忧无虑。

  (5)渔人乐,乐在受人热情相邀,盛情款待。

  小结:桃花源乐在民主平等,乐在和平安定,乐在丰衣足食,乐在民风淳朴,乐在……

  四、评说桃源之“奇”

  桃花源的美丽快乐令人神往,桃花源的离奇神秘更是引人入胜。那么,桃源“奇”在何处呢?请你以“奇,那是因为”的句式阐述一下自己的认识,要尽量用原文的句子回答。

  讨论,交流。(明确:景奇、人奇、踪奇。)

  (1)景奇。如桃林奇,那是因为“夹岸数百步……落英缤纷”。山洞奇,那是因为“仿佛若有光……豁然开朗”。

  (2)人奇。如人奇,那是因为“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见渔人,乃大惊”“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3)踪奇。如踪奇,那是因为渔人“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后“寻向所志,不复得路”,名人探访,竟然“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五、赏读课文

  在投入的赏读中,神游这个美丽欢乐而又扑朔迷离的桃源胜境。

  六、研课文,悟主旨

  这样的理想社会在当时存在吗?作者为什么要写呢?我们又该如何评价桃花源这样的理想社会呢?

  (学生深入文本,领悟文中主旨,各抒己见。)

  七、总结全文

  桃花源不是陶渊明消极的逃避,而恰恰是他闪光理想的依托。毛泽东《登庐山》中的一句诗:“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充分肯定了陶渊明对理想社会的追求,面对着中华大地的千年变迁,中国人民真正站了起来。如今祖国各地不是桃源,胜似桃源,倘若陶渊明地下有知,一定会感到无比欣慰的。

  八、布置作业

  1、课后选读以下诗作:《桃花源诗》(陶渊明)《桃源行》(王维)《桃源图》(韩愈)《桃花溪》(张旭),

  可以摘抄文中优美诗句,也可以写心得体会。

  2、千百年来,“桃花源”已成为人们在失意时精神的避难所,衍化成为一种“桃源情结”。请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说说“桃花源”魅力长存的原因。

  3、请以“我心目中的桃花源”写一篇习作。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