抒情的修辞策略有哪些?请结合具体作品说明。
【正确答案】:所谓抒情的修辞策略,是指运用各种修辞方式强化抒情效果的方法和手段。从文学史和修辞学史的角度看,抒情的修辞策略很多。意象、隐喻、典故、悖论是其中较为重要的四种。.(1)意象是抒情文学的第一构成因素,是抒情作品的根基。在抒情理论中,可以粗略地将其理解为“心理画面”。例如“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王维《鸟鸣涧》),就是这样的“心理画面”。(2)隐喻是在彼类事物的暗示之下感知、体验、想象、理解、谈论此类事物的心理行为、语言行为和文化行为。以“愁”为例,我国古代诗人有的以山喻其重,“春愁离恨重于山,不信马儿驮得动”(石孝友《玉楼春》);有的以海喻其深,“落红万点愁如海”(秦少游《千秋岁》);有的以流水喻其.绵延不绝、无穷无尽,“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谢胱楼饯别校书叔云》)等。(3)典故是一种历史化的隐喻,它是在神话或历史事件的暗示之下,感知、体验、想象、理解、谈论当下事件、情状或环境的心理行为、语言行为和文化行为。用活典故,能够产生虚实相生、以少总多、空灵有味、意在言外的美学效果。例如东汉李尤《九曲歌》:“年岁晚暮日已斜,安得力士翻日车。”运用了羲和驾六龙拉日车的传说。(4)悖论是指那种表面上自相矛盾而实质上千真万确的语句,即所谓“似非而是”的语句。抒情作品不必处处合乎逻辑,因而常常具有悖论的性质。例如臧克家《有的人》:“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这一诗句写出“虽生犹死”与“虽死犹生”两种境界,看似自相矛盾,实则千真万确,属于“似非而是”之句,这就是所谓的悖论。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