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前儿童中,攻击性行为表现为当儿童遭受挫折时显得焦躁不安,采取口头伤人、打人、咬人、抓人、踢人、冲撞别人、夺取别人的东西、扔东西以及其他类似的方式,引起同伴或成人与他的对立和争斗。请用行为主义学派的观点分析其原因,并给出矫治建议。
【正确答案】:

一、行为主义学派观点分析
行为学派认为攻击性行为是一种社会学习性行为,是通过观察别人的攻击行为模式而学习到的,并由于这类行为所造成的后果而得以维持。该学派强调“模仿”和“强化”在攻击行为的产生和发展方面的作用。
二、攻击性行为的矫正建议
1、班杜拉认为,将有攻击性行为的儿童置身于无攻击性行为的楷模之中,可减少其攻击性行为;或者让他们观察其他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如何受到禁止或惩罚,也可起到同样的作用。
2、布朗和埃里特则提出,在幼儿园若对攻击性行为采取不予理睬的方式,而对合作性行为给予奖励,就可能减少躯体或语言攻击行为。
3、采用暂时隔离法来消除强化因素也是矫正攻击性行为的一种方法。
4、不论如何,不可采用体罚的方法,因为事实上体罚往往增加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其原因之一,可能是体罚本身对儿童的攻击行为起到了示范作用。 


【题目解析】:一、行为主义学派观点分析 行为学派认为攻击性行为是一种社会学习性行为,是通过观察别人的攻击行为模式而学习到的,并由于这类行为所造成的后果而得以维持。该学派强调“模仿”和“强化”在攻击行为的产生和发展方面的作用。 二、攻击性行为的矫正建议 1、班杜拉认为,将有攻击性行为的儿童置身于无攻击性行为的楷模之中,可减少其攻击性行为;或者让他们观察其他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如何受到禁止或惩罚,也可起到同样的作用。 2、布朗和埃里特则提出,在幼儿园若对攻击性行为采取不予理睬的方式,而对合作性行为给予奖励,就可能减少躯体或语言攻击行为。 3、采用暂时隔离法来消除强化因素也是矫正攻击性行为的一种方法。 4、不论如何,不可采用体罚的方法,因为事实上体罚往往增加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其原因之一,可能是体罚本身对儿童的攻击行为起到了示范作用。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